【世界新聞網】受虐嬤付不出5000元 無法安置淪人球

https://www.worldjournal.com/wj/story/121221/7077650
2023-04-05/記者陳雨鑫

家住東部的70多歲張媽媽長期飽受家暴,只要不拿錢給愛賭的兒子,就遭拳打腳踢,但她礙於顏面,不願報警,日前鄰居看不下,陪同就醫,被社會局緊急安置,但該縣市老人福利機構床位不足,如想入住其他安養機構,得花上2萬7000元,扣除政府安置補助費用,還差5000元,她拿不出這筆錢,只能繼續待在醫院,成為「家暴人球」。

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,針對受暴婦幼,政府設有專屬的暫時居住住所,且採全額補助,但對象換成65歲以上老人,在遭遺棄、暴力對待時,則無專門收容住處,只能送往老人福利機構,但受人口老化影響,各縣市老人福利機構經常滿床,加上補助費用不足以支付一般養護機構,導致不少受暴老人找不到暫時棲身之處。

張淑卿指出,老人福利機構收治對象以無人撫養、遭人遺棄、疏忽照顧等長者為主,很少為了家暴老人預留床位,而各地方政府採取補貼制,平均每月代墊2萬2000元,但一般民間住養機構需自費7萬7000至3萬元不等,甚至更貴,其中差額需由受虐老人自行吸收。大部分機構知道受虐長輩或家屬常拿不出錢來,如果讓人住進來,現虧數千元,因此常找理由拒收。

「緊急安置的家暴長者人球愈來愈多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楊君宜說,曾有一名受虐老人無處可去,沒有任何一家機構願意收置,最後竟在醫院滯留一個多月,這就是社工界所說的「社會性住院」,治療結束但病人沒地方可去,住院費用只能靠院內社工室募款,協助支付。

對於受暴長輩所面臨的困境,張淑卿說,「政府完全置之不理」,台灣老年人數量愈來愈多,被機構踢來踢去的人球案例也隨之增加,社工必須不停打電話請託,有時甚至被逼到「直接帶受暴老人回家照顧」。

楊君宜說,「在台灣,人一老,好像就沒有什麼人權。」,因為社會福利不足,不少被虐、被疏於照顧的老年人竟無容身之處,處境堪憂。

老人安置爆人球問題 製表/陳雨鑫

快速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