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新聞網】老盟與60位NPO領袖籲七大主張、反老歧視居冠
ℹ 新聞連結 (來源: 聯合新聞網)
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(老盟)於9月9日至10日舉辦「2025台灣超高齡元年NPO高峰會」,號召全台超過60位NPO領袖齊聚一堂,共同呼應聯合國「健康老化十年」行動計畫,凝聚共識並提出七大主張,其中首要訴求為「反老歧視,立法保障!」,並獲立法院各黨團響應。老盟直言,人口高齡化不可怕,怕的是社會與政策落後。
「2025台灣超高齡元年NPO高峰會」以「接軌國際 健康老化十年行動 倡議儀式」為主軸,展現台灣與國際接軌的決心,9日先舉辦高峰討論會,並達成多項共識,於10日舉辦記者會對外公佈。多位立法委員與藍綠白各黨團代表皆出席,包括台灣民眾黨立法委員黃國昌,以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立法委員王正旭、林月琴、王育敏及陳菁徽等,共同展現跨黨派對高齡議題的重視。
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長周道君指出,現行65歲退休年齡的設定應是源於抗戰時期公務員退休制度,當時的國人平均壽命約為65歲,與現今的社會經濟環境差異巨大,承諾不論立法進度快慢,多數行政部門能執行的措施都不會逃避。
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批評,政府沒有意識到現有政策已經大幅脫節,相較於日韓已重新設計高齡者就業制度,台灣思維仍舊落後。政府應有前瞻性的立法與制度支持,盤點法規破除高齡歧視。同時,他也強調長照體系財務不穩,應將推動長照保險列為當務之急,以因應高齡化的挑戰。
老盟與60位領袖齊聲 高齡政策要行動
「政府應成立行政院等級超高齡辦公室,提高位階整體規劃高齡政策。」老盟秘書長張淑卿發表高峰會最後七大建言共識,強調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,但目前關於高齡政策缺乏綜合性規劃,疾呼政府應成立超高齡辦公室、舉辦超高齡國是論壇刻不容緩,更呼籲取消志工年齡限制,「90歲可以當總統,卻不能當志工,目前志工保險只到70歲。」高齡者的志工權被剝奪,要求政府應重視高齡志工權益。
老盟與NPO領袖從台灣高齡化的現況出發,透過「世界咖啡館共識工作坊」方式,集體討論並投票選出七大關鍵政策建言,完整內容如下:
跨黨派重視高齡議題
立法委員王育敏呼籲立法破除年齡歧視,已提案修法禁止65歲強迫退休。她強調高齡者在就業、交通、數位生活等各層面,都需要更友善的環境,以打造尊嚴、友善的高齡社會。
立法委員林月琴主張健康照顧全程整合,並應提供照顧者喘息服務。她反對以年齡限制高齡駕駛,建議以公共運輸鼓勵外出,並倡導「社區共生」模式,讓長者與年輕人合作,實現活力老化。
立法委員王正旭強調反老歧視立法,認為長壽非負擔,應改變社會對長者的刻板印象,讓他們持續貢獻。他呼籲健康老化政策在台落地,並建議政府在推動數位政策時,應考量長者的使用便利性。
立法委員陳菁徽提出應提早為高齡化社會做準備,並關注女性勞參率,建議提供彈性育嬰假協助回歸職場,以防高齡貧窮。她同時呼籲數發部提升長者數位能力,並落實社區互助喘息服務,解決長照悲歌。
共創銀耀未來
老盟強調,台灣正面臨人口快速高齡化的挑戰,但同時也迎來「健康紅利」與「銀色經濟」的契機。透過此次NPO高峰會,期待匯聚專家智慧與民間力量,實踐聯合國「健康老化十年」的願景「讓每個人都能活得長壽、健康且有尊嚴」。
老盟秘書長張淑卿發表高峰會最後七大建言共識。
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長周道君承諾不論立法進度快慢,多數行政部門能執行的措施都不會逃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