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工商時報】為什麼在歐美沒有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?

ℹ 新聞連結 (來源:工商時報)

《不在病床上說再見:擺脫插管與延命,不讓自己與家人受苦的尊嚴善終》書摘精選
歐美大多數的患者在進入意識不明的長臥狀態前,就自然地壽終正寢,不會製造出長期臥床的高齡患者。

不管哪本關於社會福利的書刊,都會提到在歐洲的人權社福大國丹麥、瑞典等國,沒有所謂的長期臥床的老人。我不禁想知道其它國家的情況,因此在學會的邀請演講中,請教了數位來自英國、美國、澳洲的醫師,他們的回答是:「在我們國家,也沒有長臥在床的老人。」相對地,在日本的老人醫院呢? 不必我多說,長年臥病在床、無法行動,正在做中心靜脈注射或經腸道營養的老人不計其數。

非常不可思議,日本的醫療水準絕對不低,甚至可說比其它國家更加先進才對。

「為什麼其它國家沒有臥床的老人呢?」

我在瑞典找到了答案。二○○七年,我和同為醫師、專攻失智症醫療的妻子一起,經由塔克曼醫師的引薦,有幸拜訪位於斯德哥爾摩近郊的醫院及老人照護設施。如我們的預想,諸院所中,連一位長臥的老人都沒有。不僅如此,也沒有任何一位高齡患者使用胃造口或經腸道營養法。

其原因在於,在歐美人的普遍認知裡,高齡者到了臨終期會自然而然失去食慾,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使用經腸道營養或點滴等人工補充營養的方式為高齡者延命,也就是干涉他人的自然發展,反而被視為一種侵害人權與倫理的行為,更會被認為是在虐待老人。

當地並不會在高齡者開始無法進食時,給與經腸道營養或點滴,就算發生感染引起肺炎,也不會施打抗生素,僅投以內服藥。當然也就不會有必要將患者的手腳綁起來。單刀直入地說,大多數的患者在進入意識不明的長臥狀態前,就自然地壽終正寢了,這樣的社會不會製造出長期臥床的高齡患者。

歐美比較好,還是日本比較好?

高齡者的臨終醫療觀,是歐美比較好、還是日本比較好,無人能夠下定論。但是,以某些狀況來說,關節全都扭曲僵化、為了不要讓胃造口的導管歪掉而將患者的雙手綁起來……眼前所看到的高齡老人所受的種種待遇,實在很難讓人感受到他們身為人類應有的尊嚴。

內人和我都已留下書面文件,清楚表達我們在臨終期進入無法飲食的階段時,均不願接受胃造口等各種人工補給營養的延命醫療,不僅如此,也向子女們再三耳提面命,不可因一己之私,讓我倆承受無效醫療之苦。

在英國過逝的家人

我長年生活在英國,親身體驗過兩位乾爺爺過世,想把期間的種種感想傳達出來。一位乾爺爺直到九十四歲過逝之前,都是獨自生活。這在歐美並不特別,幾乎所有老人都是獨立生活。

所謂的獨立,指的是老人就算到了無法走路的狀態,也不會想倚賴子女或醫院的程度。「老了」所以要靠子女來照顧,我從來沒聽說這裡的誰有過這類念頭。生了病,當然會到醫院就診住院,但也不曾見過誰是靠子女隨侍在旁照料。

由於有足夠的社工資源及醫師到府醫訪,沒有特別狀況的話,絕大部分高齡者都是在家看電視、眺望窗外風景來打發時間。到了週末,家人齊聚一堂吃飯,兄弟姐妹輪流帶老人家出去外面小酒館之類的地方透透氣。以日本人的觀點來看,或許會覺得老人家的日子過得很孤寂,但這些老人們都反過來以「到老了還能自立生活」為傲。

乾爺爺後來因感冒引發肺炎,住院時交代:「我活得夠久了,已經不必再吃東西了。」自行停止進食,靜靜地渡過十天後安詳地離世。他到最後一刻仍意識清明,除了女兒們之外誰也不見,大家聊著往事告別。連孫子和曾孫們都沒能見到他住院時的模樣。

第二位乾爺爺也是獨自一人生活。因睡覺時摔下床造成腰傷,被救護車送至醫院。當我們去探視他時,意外地他相當有精神,還把護士叫回頭,誇她的絲襪顏色漂亮。但因為肺炎來勢洶洶,他本人要求轉入安寧病房,一個月後與世長辭。

我打從心底認為,或許我們該做的是打造出一個「有覺悟老了後也不倚賴子女的社會」。—花子

瑞典和日本的不同

我本身在瑞典留學,這裡真的沒有長臥的老人,讓我極為吃驚。學校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,我還記得曾和他們討論過這些問題。

一、宗教觀不同,對死的認知和觀念也不同。在基督宗教的觀點裡,腦死就形同肉體的死亡,就算還有呼吸,已經完全無意識的話,就視同死亡。想當然爾,胃造口或中心靜脈營養等醫療干涉,是一種對死後進入天堂論說的妨礙,自然被看成一種負面的行為,不受到認同。

二、最後的決定權在醫師。決定治療方針時,雖然會召開多次會議,但就算家屬希望進行延命醫療,最後的決定權仍在醫師身上,醫師有權力駁回家屬的要求。

而現在的日本,卻是不准不做延命醫療的情況,這不是太奇怪了嗎?—KEIZO

順其自然地發展

我岳父在北美的安寧病院過逝。那邊是連生活機構全部規劃在一起的一體型院所,他在大限將近時就搬到該處生活,日常設施的職員也常常會到安寧病棟來探訪他,氣氛像極了一個大家庭。

在他過世前四天,我正好去找他,暢談過去的趣事三個多小時,他並未裝設點滴或胃造口,只有在他覺得口渴時,讓他用吸管喝一點點水或橘子汁。護理站的人說這是因為身體已衰老至不再渴求食物,在這個階段是非常自然的反應。

除了進行鎮痛醫療之外,職員們在下班時都會繞到病房來道聲再見。我覺得這是非常自然的辭世方式。—DAG 的粉絲

 

快速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