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知新聞】失智非正常老化!台灣長者盛行率近8% 國健署推繪本呼籲社會共同理解
ℹ 新聞連結 (來源:知新聞)
衛福部最新統計,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近8%。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,失智人口逐年持續攀升,國民健康署推出失智友善繪本《途中的光芒》,從失智阿公的視角描繪記憶剝落與家人陪伴,期望社會大眾正確認識失智症,強調「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,而是需要社會全體共同理解與支持的重要健康議題」。
每年9月是「國際失智症月」,2025年的主題為「關心提問,理解失智」(Ask About Dementia, Ask About Alzheimer’s)。國健署以「行動關懷.理解失智」為核心,呼籲各界共同營造失智友善環境,編製《途中的光芒》失智友善繪本,預計今年10月底完成編印,並於11月底完成2D數位動畫製作,完成後將放置健康九九網站。
國健署表示,繪本以細膩筆觸與柔和配色,將失智阿公「剝落的記憶」巧妙地視覺化、予以具象的描繪。熟悉的事物在失智的阿公的腦中時而清晰、時而模糊,有時像拼圖般缺了幾塊,卻在家人與友善社區的溫暖陪伴下,一點一滴被光與色彩再次重新填滿,依然保持著生活的節奏。
便利貼與清單成為阿公日常的友善利器,幫助他記得下一步動作,也讓家人知道該怎麼陪伴他才是剛好。儘管阿公遇到許多困難,仍然想要自己繫鞋帶及完成各種生活細節。繪本從「不知何時起,我的世界需要努力拼湊」到「我想讓大家知道,原來的我還在」,傳達出失智者只要被理解與尊重,生活就能穩穩前行,「我依然是我」!
國民健康署長沈靜芬表示,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,而是需要社會全體共同理解與支持的重要健康議題,面對高齡化社會,國民健康署致力於推廣對失智症正確認識,鼓勵民眾從生活中建立健康生活型態,透過均衡飲食、運動、社會參與、避免高血壓、高血糖和高血脂等「三高」、吸菸等,積極降低罹患失智的風險。
沈靜芬進一步指出,國健署期盼友善不只是理念,而是全民都能參與的日常,從去除失智症汙名化、倡議失智者人權,讓失智者在社區中能安心生活,與家人共享有尊嚴及品質的美好日常,也呼籲國人理解並與失智者同在,打造失智友善環境。
國健署發行的失智友善繪本「途中的光芒」預計在10月底完成編印,並於11月底完成2D數位動畫製作,完成後將放置健康九九網站,民眾可自行免費下載使用。(國健署提供)